旋转丝网印刷中的影响因素——刮刀

07.03.2016

要获得良好的印刷效果,必须特别注意旋转丝网印刷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在这种印刷工艺中,关键的影响因素包括丝网版类型、油墨、刮刀和印刷路径。本文将重点讨论刮刀,因为它是丝网印刷过程中印刷工可以自行调整的参数。在使用刮刀时,必须注意刮刀橡胶的硬度是否合适,使用最佳的刮刀边缘进行印刷,并找到最佳的刮刀位置。

正确选择刮刀橡胶

刮刀橡胶通常由聚氨酯(PU,DIN 缩写:PUR)制成。聚氨酯是一种塑料或合成树脂,根据制造工艺的不同,可以是坚硬且脆的,也可以是柔软且有弹性的。聚氨酯的这些不同特性在刮刀橡胶的不同硬度等级中有所体现,这些硬度等级以肖氏硬度表示。在旋转丝网印刷中,通常使用 3 种不同肖氏硬度的刮刀橡胶:55-60、65-70 和 70-75 肖氏硬度。肖氏硬度越低,刮刀橡胶越软。从外观上也可以区分不同的硬度等级:黄色或白色(肖氏硬度55-60)、红色(肖氏硬度65-70)和绿色(肖氏硬度70-75)。

一般来说,使用软刮刀橡胶可以实现比硬刮刀橡胶更高的颜色转移率。而硬刮刀橡胶则更适合用于文字和文本。丝网对硬刮刀橡胶的磨损较小,因此可以比软刮刀橡胶使用更长时间而无需重新研磨。刮刀压力应始终保持在必要的高水平并尽可能深。

不同刮刀橡胶的特性如下:

锋利的刮刀边缘是成功的保证

锋利的刮刀边缘是获得良好印刷效果的基本条件。通过定义的、平面平行的印刷边缘,丝网印刷油墨被压过开放的丝网网孔。如果刮刀边缘部分损坏或磨损,则无法在整个刮刀宽度范围内产生均匀的印刷效果。这是因为丝网印刷油墨无法均匀地通过网孔,最终导致印刷图像出现缺陷。

印刷边缘可通过手动或使用刮刀研磨机(Gallus-Idnr. 189300)进行重新研磨,后者可确保刮刀橡胶通过自动化和标准化的研磨过程在整个刮刀宽度范围内均匀去除。这保证了刮刀边缘的可重复后处理。这意味着,研磨后的丝网刮刀始终具有相同的预定义锐利边缘,即始终保持相同的质量。这标准化了可能影响印刷图像的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因印刷配件准备不当而导致的机器停机时间,并简化了印刷图像故障的原因分析。

图片:Gallus刮刀研磨机(产品编号:189300)

支撑长度调节刮刀的刚度。

刮刀的硬度不仅取决于刮刀橡胶本身,还受支撑长度(即刮刀前缘到支撑板的距离)的影响。刮刀的支撑越长,刮刀边缘越软,这反过来又会影响油墨的涂布厚度。如果支撑过短,会导致压力不足;如果过长,则会导致涂布不均匀。通常情况下,刮刀与支撑之间的距离应在 4 至 6 毫米之间,前提是刮刀准备充分。

正确刮刀位置:清晰印刷和高印刷速度

刮刀的位置也会影响印刷效果。在所有Gallus印刷机中,刮刀支架的标准安装位置为30°或60°。此时,刮刀始终以90°角度研磨,以确保随时能够达到预设的印刷参数。刮刀应定位在与反压滚筒对齐的位置,否则会过前或过后。为了达到最高印刷速度,刮刀应根据机器系统,始终以1-3mm的距离反向于运行方向安装。

刮刀位置过远:印刷品出现污迹

如果刮刀在自粘带的运行方向上放置得太靠后,会对转移的印刷图案施加延迟压力。结果会在印刷图案的后边缘出现油墨模糊。由于刮刀的延迟压力,印刷图案中尚未干燥的油墨会被模糊。出现此类印刷故障时,需将刮刀向前调整至更靠近胶带运行方向的位置。

刮刀位置过前:印刷后边缘缺色

如果刮刀在纸张运行方向上放置得太靠前,会对转移的印刷图像施加过早的压力。结果会在印刷后边缘出现缺色现象。由于刮刀压力在印刷图像更靠前的位置作用,印刷油墨无法完全通过所有开放的丝网网孔压到基材上。在这种印刷故障情况下,必须将刮刀向后调整至纸张运行方向。

Gallus 非常乐意为客户提供材料建议、培训、服务及印刷技术支持。

旋转丝网印刷中的影响因素——刮刀

07.03.2016

要获得良好的印刷效果,必须特别注意旋转丝网印刷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在这种印刷工艺中,关键的影响因素包括丝网版类型、油墨、刮刀和印刷路径。本文将重点讨论刮刀,因为它是丝网印刷过程中印刷工可以自行调整的参数。在使用刮刀时,必须注意刮刀橡胶的硬度是否合适,使用最佳的刮刀边缘进行印刷,并找到最佳的刮刀位置。

正确选择刮刀橡胶

刮刀橡胶通常由聚氨酯(PU,DIN 缩写:PUR)制成。聚氨酯是一种塑料或合成树脂,根据制造工艺的不同,可以是坚硬且脆的,也可以是柔软且有弹性的。聚氨酯的这些不同特性在刮刀橡胶的不同硬度等级中有所体现,这些硬度等级以肖氏硬度表示。在旋转丝网印刷中,通常使用 3 种不同肖氏硬度的刮刀橡胶:55-60、65-70 和 70-75 肖氏硬度。肖氏硬度越低,刮刀橡胶越软。从外观上也可以区分不同的硬度等级:黄色或白色(肖氏硬度55-60)、红色(肖氏硬度65-70)和绿色(肖氏硬度70-75)。

一般来说,使用软刮刀橡胶可以实现比硬刮刀橡胶更高的颜色转移率。而硬刮刀橡胶则更适合用于文字和文本。丝网对硬刮刀橡胶的磨损较小,因此可以比软刮刀橡胶使用更长时间而无需重新研磨。刮刀压力应始终保持在必要的高水平并尽可能深。

不同刮刀橡胶的特性如下:

锋利的刮刀边缘是成功的保证

锋利的刮刀边缘是获得良好印刷效果的基本条件。通过定义的、平面平行的印刷边缘,丝网印刷油墨被压过开放的丝网网孔。如果刮刀边缘部分损坏或磨损,则无法在整个刮刀宽度范围内产生均匀的印刷效果。这是因为丝网印刷油墨无法均匀地通过网孔,最终导致印刷图像出现缺陷。

印刷边缘可通过手动或使用刮刀研磨机(Gallus-Idnr. 189300)进行重新研磨,后者可确保刮刀橡胶通过自动化和标准化的研磨过程在整个刮刀宽度范围内均匀去除。这保证了刮刀边缘的可重复后处理。这意味着,研磨后的丝网刮刀始终具有相同的预定义锐利边缘,即始终保持相同的质量。这标准化了可能影响印刷图像的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因印刷配件准备不当而导致的机器停机时间,并简化了印刷图像故障的原因分析。

图片:Gallus刮刀研磨机(产品编号:189300)

支撑长度调节刮刀的刚度。

刮刀的硬度不仅取决于刮刀橡胶本身,还受支撑长度(即刮刀前缘到支撑板的距离)的影响。刮刀的支撑越长,刮刀边缘越软,这反过来又会影响油墨的涂布厚度。如果支撑过短,会导致压力不足;如果过长,则会导致涂布不均匀。通常情况下,刮刀与支撑之间的距离应在 4 至 6 毫米之间,前提是刮刀准备充分。

正确刮刀位置:清晰印刷和高印刷速度

刮刀的位置也会影响印刷效果。在所有Gallus印刷机中,刮刀支架的标准安装位置为30°或60°。此时,刮刀始终以90°角度研磨,以确保随时能够达到预设的印刷参数。刮刀应定位在与反压滚筒对齐的位置,否则会过前或过后。为了达到最高印刷速度,刮刀应根据机器系统,始终以1-3mm的距离反向于运行方向安装。

刮刀位置过远:印刷品出现污迹

如果刮刀在自粘带的运行方向上放置得太靠后,会对转移的印刷图案施加延迟压力。结果会在印刷图案的后边缘出现油墨模糊。由于刮刀的延迟压力,印刷图案中尚未干燥的油墨会被模糊。出现此类印刷故障时,需将刮刀向前调整至更靠近胶带运行方向的位置。

刮刀位置过前:印刷后边缘缺色

如果刮刀在纸张运行方向上放置得太靠前,会对转移的印刷图像施加过早的压力。结果会在印刷后边缘出现缺色现象。由于刮刀压力在印刷图像更靠前的位置作用,印刷油墨无法完全通过所有开放的丝网网孔压到基材上。在这种印刷故障情况下,必须将刮刀向后调整至纸张运行方向。

Gallus 非常乐意为客户提供材料建议、培训、服务及印刷技术支持。

我们能为您做些什么?

*这些字段为必填字段。

索取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