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3.2016
越来越多的食品是工业化生产的,并通过零售连锁店进行销售。因此,食品的生产和销售受到越来越严格的监管。目前,几乎所有国家都制定了详细的标准体系,以确保食品安全性。由于约一半的食品是包装销售的,除了食品本身、其成分及其声明外,与食品接触的材料(如标签)也必须符合相关规定。在一篇三部分的文章系列中,我们将以欧洲市场为例,阐述标签印刷如何受到影响、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在实践中如何成功应对。本文第一部分将探讨法规对标签印刷商的相关性这一基本问题。
作为规范食品生产和流通的最高法规,欧盟食品安全法规(EC)178/2008(以下简称“食品安全法规”)具有最高效力。该法规下还包含一系列子法规,专门规范食品接触材料的处理及其生产过程。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将所有与食品接触的物品定义为“食品接触材料”。这些物品必须以不会向食品释放任何有害物质、不会引起食品发生不可接受的变化、不会影响食品的感官特性(如味道、气味、颜色等,参见维基百科)的方式生产。主要适用以下规定:
根据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的定义,标签也可能属于食品接触材料类别,并受相关法规约束。通过迁移(例如颜色成分)导致的间接食品接触在法规中被视为直接食品接触。根据现行欧盟法规,不再区分初级、次级和三级包装。因此,迁移风险,即包装成分意外转移到食品中的风险,在确定标签的生产方法时具有核心意义。
标签的主要问题是扩散风险或转移风险(Set-Off),其中紫外线印刷油墨的迁移风险特别高。标准紫外线油墨的配方并不适合用于与食品接触的材料,可能导致显著的迁移风险。此外,在进行迁移风险评估时,还需考虑印刷基材及辅助材料,如清洁剂、油脂、油墨辊中的增塑剂以及印刷版等。
原则上,无论是食品(内容物)还是包装,均由投放市场者承担符合规定生产的法律责任。然而,通常情况下,与包装各组成部分相关的部分责任会通过符合性声明委托给供应商。因此,每个包装组件制造商必须按照适用规定生产其供应部分,并通过符合性声明予以证明。标签打印商有义务按照GMP指南生产标签,并确保标签的迁移值符合适用规定。
理论上听起来相对简单,但在实际操作中却要复杂得多。首先,符合性证明并非在标签生产过程中直接获得,而是需要通过一家认证机构进行耗时且复杂的验证。此外,迁移特性还取决于填充物、包装的阻隔性能、储存条件、保质期或产品的后续加工方式。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标签印刷商通常并不了解所有这些参数,也难以在每个订单中提供符合迁移值的分析证明。因此,只有在整个价值链中进行协作,才能提供可靠的符合性证明。
除了法律后果外,品牌制造商或零售连锁店最担心的是形象受损。因此,许多大型食品制造商和零售连锁店已经根据欧盟法规制定了内部标准,并在价值链中相应地应用(例如雀巢、REWE或麦当劳)。
迁移类型(红色框 = 主要在标签打印时需注意)
基于简化移民风险情景的自我评估
“低迁移”油墨系统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种出路。然而,人们绝不能将“低迁移”油墨视为一种标准或欧盟法规。实际上,这一术语是由油墨制造商用来指代在正确使用于相应包装类型时能够符合法律规定的紫外线印刷油墨。仅使用“低迁移”油墨并不能满足法规要求。相反,整个生产流程必须进行改造。这一过程始于销售环节,销售人员必须对标签的具体用途有更深入的了解,最终延伸至印刷机,印刷机必须改造为低迁移生产工艺。
低迁移标签生产对标签印刷厂的影响,以及在转换为低迁移标签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将在本系列文章的第二部分中讨论,该部分将于下一期《Gallus In Touch》中发布。
更多相关内容请访问:
http://www.efsa.europa.eu
07.03.2016
越来越多的食品是工业化生产的,并通过零售连锁店进行销售。因此,食品的生产和销售受到越来越严格的监管。目前,几乎所有国家都制定了详细的标准体系,以确保食品安全性。由于约一半的食品是包装销售的,除了食品本身、其成分及其声明外,与食品接触的材料(如标签)也必须符合相关规定。在一篇三部分的文章系列中,我们将以欧洲市场为例,阐述标签印刷如何受到影响、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在实践中如何成功应对。本文第一部分将探讨法规对标签印刷商的相关性这一基本问题。
作为规范食品生产和流通的最高法规,欧盟食品安全法规(EC)178/2008(以下简称“食品安全法规”)具有最高效力。该法规下还包含一系列子法规,专门规范食品接触材料的处理及其生产过程。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将所有与食品接触的物品定义为“食品接触材料”。这些物品必须以不会向食品释放任何有害物质、不会引起食品发生不可接受的变化、不会影响食品的感官特性(如味道、气味、颜色等,参见维基百科)的方式生产。主要适用以下规定:
根据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的定义,标签也可能属于食品接触材料类别,并受相关法规约束。通过迁移(例如颜色成分)导致的间接食品接触在法规中被视为直接食品接触。根据现行欧盟法规,不再区分初级、次级和三级包装。因此,迁移风险,即包装成分意外转移到食品中的风险,在确定标签的生产方法时具有核心意义。
标签的主要问题是扩散风险或转移风险(Set-Off),其中紫外线印刷油墨的迁移风险特别高。标准紫外线油墨的配方并不适合用于与食品接触的材料,可能导致显著的迁移风险。此外,在进行迁移风险评估时,还需考虑印刷基材及辅助材料,如清洁剂、油脂、油墨辊中的增塑剂以及印刷版等。
原则上,无论是食品(内容物)还是包装,均由投放市场者承担符合规定生产的法律责任。然而,通常情况下,与包装各组成部分相关的部分责任会通过符合性声明委托给供应商。因此,每个包装组件制造商必须按照适用规定生产其供应部分,并通过符合性声明予以证明。标签打印商有义务按照GMP指南生产标签,并确保标签的迁移值符合适用规定。
理论上听起来相对简单,但在实际操作中却要复杂得多。首先,符合性证明并非在标签生产过程中直接获得,而是需要通过一家认证机构进行耗时且复杂的验证。此外,迁移特性还取决于填充物、包装的阻隔性能、储存条件、保质期或产品的后续加工方式。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标签印刷商通常并不了解所有这些参数,也难以在每个订单中提供符合迁移值的分析证明。因此,只有在整个价值链中进行协作,才能提供可靠的符合性证明。
除了法律后果外,品牌制造商或零售连锁店最担心的是形象受损。因此,许多大型食品制造商和零售连锁店已经根据欧盟法规制定了内部标准,并在价值链中相应地应用(例如雀巢、REWE或麦当劳)。
迁移类型(红色框 = 主要在标签打印时需注意)
基于简化移民风险情景的自我评估
“低迁移”油墨系统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种出路。然而,人们绝不能将“低迁移”油墨视为一种标准或欧盟法规。实际上,这一术语是由油墨制造商用来指代在正确使用于相应包装类型时能够符合法律规定的紫外线印刷油墨。仅使用“低迁移”油墨并不能满足法规要求。相反,整个生产流程必须进行改造。这一过程始于销售环节,销售人员必须对标签的具体用途有更深入的了解,最终延伸至印刷机,印刷机必须改造为低迁移生产工艺。
低迁移标签生产对标签印刷厂的影响,以及在转换为低迁移标签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将在本系列文章的第二部分中讨论,该部分将于下一期《Gallus In Touch》中发布。
更多相关内容请访问:
http://www.efsa.europa.eu